EIM.Lipson 立普生企業投資管理(Enterprise Investment Management)

 


首頁   上一頁


立普生觀點 (Lipson Perspective)第十 五頁

 

Lipson.Thinking(s) 2009.10 (立普生這麼想)

投資學就是如何使用金錢的一門科學

投資、儲蓄及消費是經濟體三大活動要項,也是個人(或企業)財富的三個流向。
不管投資or儲蓄都是消費的一種「遞延」,犧牲一時的消費,期望帶來往後更大的消費可能。可以說「消費」才是經濟活動最終極目的,也就是如何使用金錢對財富產生關鍵性影響力。

巴菲特:投資的關鍵在公司的競爭優勢,而最重要的是它的優勢可維持多久?公司的產品與服務若有寬而牢固的保護,就能帶給投資人利益。

由「怎麼用錢」就可清楚看出其投資特質為何?
可以分成三種花錢的人:1) 把一元當一元使用的人 2) 把一元當十元使用的人 3) 把一元當一毛使用的人。
第二項才是優良投資人的人格特質,對資本管理而言,一元的十年可能就是十元,對待一元的態度就知道以後能不能變十元的重要觀察點?
所以,投資是門金錢使用的學科,是一門如何犧牲享受遞延消費,讓金錢能滾動累積增值的經濟(商業)行為。

如果您想學「投資學」,可以先學習如何善用每一塊錢開始喔!

 

 

Lipson.Thinking(s) 2009.09 (立普生這麼想)

投資的耐心耐性耐力

Berkshire Hathaway投資的富國銀行、US BanCorp及美國運通都避開高風險的次級房貸業務,S&P同期的銀行指數下跌-60%,但巴菲特是最大股東的這兩家銀行卻是上漲+2%
近二十年來,Berkshire Hathaway平均ROI 21%S&P500指數是12%

佛瑞斯(Mairs&Power.CEO):巴菲特投資致勝的秘訣,總歸一個字就是「耐心」。巴菲特有的是本錢,耐心等待獲利,其他投資人卻未必能如此。

投資關鍵是時間(Time)而不是時機(Timing),時間要夠長才能累積巨富。
短時間掌握價格高低的買賣(Trading)收益,遠低於長時間持有價值企業的投資(Investing)收益。
巴菲特的方法與其他基金公司或投資機構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對這Berkshire Hathaway這家公司的完全主控權,他不必也不接受任何其他股東(合夥人)對他指指點點。巴菲特說:如果我在專心作畫,有人走過來說good,我會很高興;有人走過來說 not good,我會叫他走開。
因為絕對專注而產生的巨大耐性,確實是巴菲特投資的秘訣喔!
試問我們有誰能長達十年研究某家公司,而還沒有採取買進動作呢?

凡事盡心盡性盡力,投資是需要高度身心靈3 for 1結合的商業智慧喔。

 

 

Lipson.Thinking(s) 2009.08 (立普生這麼想)

投資經常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有位投資家(麥嘉華)說,亞洲國家的銀行因為「太笨了」,沒有牽扯到太多複雜的金融資產,所以在金融海嘯中僥倖躲過一劫。
冰島就是太聰明了,才會淪為這場風暴中第一張倒下來的政府。冰島銀行的作法與Lehman投資銀行一樣,財務槓桿驚人。
冰島人口三十萬,政府外債規模是GDP12倍,2007年冰島政府還是全球各國政府學習看齊的對象呢?

尼采(德國哲學家):沒有真正的事實,有的只是詮釋。

「事實」不一定是「真相」!
就像股票價格不一定是公司價值一樣。
有些成功的「事實」,也不一定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對象。
就好比有些人很能預測價格,但這並不是投資的本質喔?
投資不是在比誰輸誰贏,也不是在比價格猜測。
那些太執著於價格,以為「價格」才是「事實」的人,很可能聰明反被聰明誤喔?
心有別人(Consideration Others)是「聰明」與「智慧」的最大區別,前者可能高估自己低估別人,金融災難就是這樣才發生的。

只有聰明是不夠的,有才但是無德的企業經營者對社會傷害很大的。

 

 

Lipson.Thinking(s) 2009.07 (立普生這麼想)

有時花錢就是賺錢!

2008 Crash後,各國政府鼓勵消費。日本率先推出消費券,台灣第一個跟進。
國家GDP形成都是來自:民間消費、民間投資、政府支出及國際貿易,對整體國家而言,鼓勵民間消費確實能提高GDP
個人節儉是美德,國家節儉則不一定是德政。
以色列的死海與加利利海的水都是來自約旦河,前者因為水有進不出,一片死寂草木不生;後者水有進有出川流不息,形成流奶與蜜的人間仙境。

孫子:不爭之爭,天下之交;不養之養,掌天下之權。

企業省錢不一定能降低成本,有時花愈多反而賺愈多?
另一種聰明的國家政策是鼓勵民間投資,利用對長期持有證券的稅務抵減,刺激國人購買優良企業的股票or公司債。也可以針對創新事業減免或補貼,引導國人建立自己的永續事業。
投資是資本運用也是花錢的經濟活動,但是經由經營者的努力,事業可以成為賺錢的機器,對社會國家提供價值與貢獻。

經濟理論經常是一體二面且相對形成的,有時要賺錢就需要先花錢,有時不花錢才是真賺錢,商學迷人的地方也就在這裡啊!

 

 

Lipson.Thinking(s) 2009.06 (立普生這麼想)

投資要領只有一個,那就是利上滾利(Compounding)

金錢會隨著時間以某種速度不斷滾動,這就是小錢變大錢的投資要領。
偉大的投資家看待小錢與看待大錢同樣重視,這一點是我們大多數投資人很難做到的。因為小能成其大!面對小錢的態度是往後是否累積大錢巨富的關鍵。

巴菲特:假如1元在幾年後會變成10元,那麼1元和10元是相同的。愈早開始存錢投資,愈早利上滾利賺更多的錢。

良幣的重要定義就是,指那能產生利上滾利效應的金錢!
Good money is compounding money.
如果您金錢使用後能對自己或別人產生利益,那麼您就是良幣持有人。
反之,如果因為金錢使用帶來自己或別人的傷害;或雖然有利,但弊遠大於利,您的金錢就是劣幣。
Lipson
的意思不是要我們小氣不花錢喔!
而是說要學會「如何花錢」才能真正學會「如何投資」。
讓我們花出去的一塊錢,產生十塊錢的複利效益,這正是投資的真正內含。

能產生「利上滾利」的錢,再多也應該花。良幣對人類對社會的貢獻千百倍於劣幣,持有很多劣幣的人不是富裕的人,也不是金錢的主人。

 

 

Lipson.Thinking(s) 2009.05 (立普生這麼想)

好公司吸引好股東

新的投資學理論有「股東行東主義」,強調股東可透持股投票影響公司經營決策,或以買進or賣出股權來表達對公司的信賴支持or討厭唾棄。
企業也會成立「投資人關係部門(IR)」,盡心吸引好的股東,讓投資人更瞭解公司價值及營運計劃,進而產生歸屬感,增加持股忠誠感受。
物以類聚,相同價值觀的股東,也會形成該公司不一樣的「股性」。

王偉忠(電視製作人):我一直相信好的藝人必然多情,多情才能隨時融入新的角色,而每個角色都是一段新的人生,有些角色不能演,必須要「感受」「體會」。

好公司的股東與壞公司的股東不太一樣,這就跟好公司的員工或客戶,與壞公司的員工或客戶不一樣是相同道理的。企業經營者很重要的職責之一就是吸引好股東投資該公司,好股東的特性是:資金來源穩定、以事業主的角度長期支持鼓勵經營團隊、不會隨著市場股價波動買賣持股。好股東看重公司的價值,尊敬公司經營者,喜歡公司提供的商品及服務,以擁有該公司股權為榮。

好股東對優良企業的資本結構有很深遠的影響!想想如果您的合夥人,公司大賺時,急著分紅配股;公司賠錢時,急著出脫股份,這樣的股東對經營者是阻力不是助力喔?

 

 

Lipson.Thinking(s) 2009.04 (立普生這麼想)

如何理性面對市場波動

愛的投資法(Love Investing)主張四個GGood Money(良幣)Good Company(優良企業)Good Person(才德兼備經營團隊)Get rid of Market(忽略市場波動)。對投資人而言,第四個G最難做到。
資本市場每天的報價波動,仍然深深影響著投資人的決策思維及投資行為。
「市場」這部份是涉及人性最深,最不容易冷靜理性面對的挑戰。不管智商多高、學問多麼淵博,仍然難逃資本市場強大的影響力量。

斯賓諾莎(荷蘭哲學家):對於人的研究,可以像對雨、對雷、對電的研究一樣理性客觀嗎?

斯賓諾莎的科學精神也適用於資本市場研究,絕對的理性,不必對人or市場有過高or過低的期望,不必對市場生氣or憂慮,不加入太多自己主觀的、不理性的、不科學的判斷。
Lipson
建議契約客戶平常不要每天查看股價,只要每週看一下即可,除非正在集結(Building)部位 or回收(Return)持股。

市場是買賣交易的平台,市場不是您的老師、也不是您的敵人or朋友。
買賣雙方透過供需力量形成價格及數量,反應參與者對公司的主觀判斷。 

 

 

Lipson.Thinking(s) 2009.03 (立普生這麼想)

健康第一,快樂第二,成功第三。

在王品想要升店長,就要通過三鐵考驗(泳渡日月潭、登玉山、單車遊寶島)
老闆的心是企業文化的關鍵,戴勝益還是抱著「能走就不坐」的儉樸生活哲學,天天背著背包搭著高鐵南北巡店。他每天一定走一萬步,平常不交際不應酬,每天的工作就是思考和寫作。他每天花六小時觀察思考,再把想法寫下來傳達給高階主管。

戴勝益(王品集團創辦人):健康第一,快樂第二,成功第三。

王品集團年營業額近50億,雇用近5000名員工。當科技及金融業大手筆尾牙停辦時,王品把員工聚集台中體育館,欣賞精心計劃的表演節目及嘉年華會般活動,有員工說「在王品工作真的很幸福,真幸運當初選對公司」。
進十年來,年輕學子一心想進高科技或投資銀行業,追求高配股高報酬的工作。但有些有心的年輕人,成功的經營流通業及餐飲業。這也讓投資人瞭解到,事業的本質在貢獻及價值創造,科技高不高,學問大不大,不是事業經營的主體。
Lipson
一直質疑,用金錢真能吸引好的人才嗎?

統一超商•徐重仁、王品•戴勝益都是台灣服務業的典範,也證明台灣企業不只有製造業思維,服務業企業文化已逐漸紮根茁壯。 

 

 

Lipson.Thinking(s) 2009.02 (立普生這麼想)

幫助別人,成長最多的卻是自己。

這句話也是我的心情寫照吧!擔位企業顧問多年,一直堅信「有一流客戶才有一流顧問」對於有任何投機念頭的企業客戶則完全排出在外。
就像巴菲特開始他的合夥事業時的體會一樣:聽得懂的人,五分鐘就聽懂了;聽不懂的人,講五年也一樣聽不懂。
企業經常很辛苦的賺進一些錢,但是經營者沒有正確的觀念,投機賠光盈餘,甚至動用公司的營運資金,將侵蝕企業永續經營能力。台灣企業大多數是辛勤努力的經營者,由於外在金融環境不正確誤導,以為easy money容易賺,一步步陷入風險而不自知。

證嚴法師:人生真正的財富,在於行善。

原本我的想法也跟大多數企管顧問一樣,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影響經營者思維,除非經營者自己體會,資本顧問講些甚麼他()們是聽不進去的。
但是2008 Crash后,Lipson有了不一樣的想法,身為企管顧問的我,是否也有責任影響企業經營者?讓他()們瞭解投資與投機的差異?減少投機風險,甚至停止投機行為。

如果企業經營者能體認投資與投機的不同,將其資本配置在增加價值而非增加風險的經營上,投資資本將形成good money,讓財富累積有善的循環。

 

Lipson.Thinking(s) 2009.01 (立普生這麼想)

今天你所做的事情,將決定以後的你。

巴菲特的精靈寓言:十六歲的時候,我心裡只有兩件事,女孩和車子。和女生交往不是我的強項,所以我把心思放在車子上。有一天一個精靈現身在我眼前,告訴我「華倫,不管你選甚麼車,我都給你」,我高興問道「有甚麼附帶條件嗎?」,精靈回答「只有一個條件,這是你這輩子得到的最後一輛車,你得用上一輩子」。我會選出我要的那輛車,但既然知道我必須用這輛車一輩子,您想我會怎麼對待它?我會研讀五遍操作手冊,絕對會把這部車停在車庫裡,稍有一點凹痕或刮傷,一定馬上修補好,以免鏽蝕,我得非常細心照料它啊!

巴菲特:今天你所做的事情,將決定十年、二十年和三十年後你的心靈和身體是甚麼狀況。

您的身心和這輛車沒兩樣,你只有一顆心和一個身軀,必須用上一輩子。如果不細心照料,四十年後你的身子將會成不能使用的車子。
今天您的投資決策,必將影響十年後您的財富狀況。每天的商業心思及投資念頭都要細心照顧,有任何偏差、邪惡想法都要勤於修改及刪去。

金錢就像人們心靈的精靈,金錢運用(事實上就是投資)就像精靈給的需要用上一輩子的禮物,只有真心照顧愛護才能不斷運轉,持續翻滾累積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