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M.Lipson 立普生企業投資管理(Enterprise Investment Management)

 


首頁   上一頁


立普生觀點 (Lipson Perspective)第十 八頁

 

Lipson.Thinking(s) 2009.40 (立普生這麼想)

金錢與智慧,那一樣比較重要(Money or Wisdom)

兩位猶太拉比在交談:「智慧與金錢,那一個重要呢?」「當然是智慧重要!」「既然如此,有智慧的人為何要替有錢的人做事呢?大家看到,多少智者在討好富人,而富人對智者好像很狂妄?」「這很簡單,有智慧的人知道金錢的重要,而有錢的人卻不懂智慧的重要啊!」

立普生(Lipson):如果你真正有智慧,你就會有金錢;如果你真正富有,你的錢是有智慧的。

那一樣重要呢?有幾個疑問我們可以一起思考:為什麼有智慧的人只能幫富人賺錢,而不能使用他們自己的智慧賺取金錢,變成有錢的人?而那能善用別人的智慧的有錢人,看起來可能沒什麼智慧,但他卻能活用智慧累積財富,你還能說他是個沒有智慧的有錢人嗎?
整個經濟社會都以金錢作為衡量智慧的尺度,恐怕大多數人也認同金錢比智慧重要?也把智慧視為是取得金錢的手段吧?但是•但是,不是應該「金錢」是手段才對,怎麼變成「智慧」成為手段了呢?

金錢與智慧熟重?這是個商學院的大哉問!Lipson不可能知道答案,但知道有二個不同的「財務境界」:一個是智慧融入金錢之中;另一個是金錢藏在智慧裡面。

 

 

Lipson.Thinking(s) 2009.39 (立普生這麼想)

智慧投資人,個性獨立有主見。

出身社會底層水管工人之女•米雪兒,靠著自身的實力與努力,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黑人第一夫人。她是個很有主見的哈佛法學博士,她說:女人總把自己擺在第四位,把上帝、丈夫及孩子放在前面,這樣是不健康的。

巴菲特:你做投資如果欠缺獨立思考,絕對做不好。你的決策正確與否,跟別人是否贊同你無關。你做對,是因為你的數字和推理正確,投資成敗是在最後這一點見真章啊!

Lipson認為葛拉罕(B. Graham)對「投資學」最大的貢獻是教導學生「獨立有主見的思考能力」。他教導學生,別人認同或不認同你,都跟你投資決定的對錯沒有任何關係。我們總認為如果能知道更多、瞭解公司更深入,投資決策會更正確。但這有個重要前題:你是研究更多有關公司的事實(Facts),而不是收集更多別人對公司的意見(Opinions)。不管任何人(機構)的看法,都只是您投資的參考,智慧投資人有自己的看法,在投資上也把自己擺在第一位。

如果發現對股票投資,你沒有自己的定見,只聽從其他人的意見或盲從其他人的決定?那麼顯然地,儲蓄比較適合你而不是投資。

 

 

Lipson.Thinking(s) 2009.38 (立普生這麼想)

老師在那裡,學校就在那裡;學生在那裡,教室就在那裡。

幾年前Lipson與台發院合作成立「企業研究所」,想把企業研究(或公司分析 Company Analysis)的觀念及方法介紹給國內企業。
我們在台北、台中及高雄都成立資本管理教室,運作一段時間后發現,投資學習根本不能在教室裡,來研究所上課跟到各大學商學院上課沒有差異。
這種師徒式教育(Education 1.0),不是Lipson早先預期的那種顧問式教育(Education 2.0)。後來才體會到對投資學習而言,原來重點不在學校或教室,重點在講師與學員。企業在那裡,那裡就是學校就是教室。

巴菲特:對我而言,葛拉罕(他的指導老師)在那裡,商學院就在那裡。

Education 1.0比較像補習班;Education 2.0教育則像是家教。兩者不是那個重要那個不重要的問題,完全是學員對投資這門課程的需求而不同。
顧問課程比較私密及one on one方式,對企業人士或經營者比較適合,特別是想自己成立投資機構或資本公司的人,顧問課程事實上就是顧問服務的一種方式,著重投資實作及執行貫徹,講師就是學員投資組合的顧問。

學校的主體是老師,有好老師就是好學校;教室的主體是學生,有好學生就是好教室。

 

 

Lipson.Thinking(s) 2009.37 (立普生這麼想)

生命富裕的秘密,「就是這個光」。

就是這個光(The Light)深藏在我們的生命裡;就是這個光導致你我的成就很大的不同;就是這個光有人富裕有人貧窮。這個光二千年前就寫在聖經裡,但近一百年來才被我們驚為「秘密」。The Light往上照射可稱為「天之光」,往四邊照射可謂為「地之光」;前者射向上天宇宙,後者射向人類萬物。
天之光向「神」傳遞好的盼望,並且深信有好事(人、物)來到。
地之光向「人」傳遞好的回向,當我傳遞愛的光,這個光必然透過萬物()回向愛給我。您發出什麼光,就看到收到什麼光的回向,這就是秘密之所在啊!

Obama(美國總統):我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可以改變(Change)

你可以改變、你的工作可以改變、你的公司、你的國家可以改變,但這改變的源頭在你身上,您願意發射什麼樣的光茫?有些人善良盡責努力,但總是過得不是很好?問題就出在天之光,沒有向宇宙要求好結果的降臨,不相信自己可以得到更好的?有些人渴望別人能對他或他的專業尊重,但是沒有發射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地之光,所以很難得到別人的尊 重。

為什麼您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呢?就是這個光!只要您願意,您可以發射傳遞您自己的光,這個光不一樣,您的生命也變得不一樣!

 

 

Lipson.Thinking(s) 2009.36 (立普生這麼想)

真正的收藏家只有5%,其他都算收集者。

藝術收藏最怕「多」,數量太多就不好了。特別是收藏種類過多,更是收藏的大忌。藝術投資有人用嘴巴、有人用眼睛、有人動手,最好的收藏家則是用腦袋思考邏輯分析。當看得懂時才下手買進,懂得在最適當時間脫手,或流傳下一代。

陳仁毅(藝術顧問):因個人喜好而收集藝術品的民眾,只算是個收集家,還談不上是收藏家。前者95%,只以多取勝;後者5%,則以品味質優為主。

真正的投資家只占5%,其餘95%都還是投資人吧?
投資家偏好持有少數優良企業的大部份股權,對持有公司的營運狀況瞭若指掌,視自己為公司的業主(Owner),對公司的成本及費用非常在乎。投資家只想在公司身上賺錢,不想在股市賺錢。投資家擔心公司營收獲利狀況,比較不擔心公司股價高低。大多數時間,投資家沒有買賣股票的問題,所以關心經營而非價差。
投資家把股票投資視為事業經營,除了「資本回收」考量,沒有短期賣出的問題。

不管是房地產投資、股票投資還是藝術投資,投資的基本道理是相通的。領域(Domains)雖然差異很大,「投資風險與報酬」核心觀念是一樣的。

 

 

Lipson.Thinking(s) 2009.35 (立普生這麼想)

在他人面前與在自己面前之間,有很大的差別。

猶太人的經商智慧是:最值得反省的人在鏡子裡,那就是自己。
他們認為,真正的聰明人從來都是自我反省,然後才能推己及人。
猶太商人以身作則,那怕是口頭約定也嚴格遵守,從不毀約。先從自己做起,這樣才能要求別人。

塔木德(猶太經典):在他人面前害羞的人,和在自己面前害羞的人之間,有很大的差別。

「慎獨」是非常困難的人格修為,在沒有別人看到知道的情況下,也能保守自己的本份及良知良行,是非常非常不簡單的。有些經營者或公司,人前人後各一個樣,表裡不一致?雖然短時間不容易被發現,但騙得了別人終究騙不了自己啊!
在投資上,每個人(智者、大師也一樣)都會犯錯,投資錯誤一點也不可恥,知道錯誤但不願意or沒勇氣改正才可怕。
連巴菲特自己都說,他的投資失敗要三天三夜才講得完,我的or你的投資失敗應該不會比巴菲特少吧?由美國金融騙局MadoffSIB得證,哪一個人或機構說他(他們)從不犯投資錯誤,或從沒有投資失敗過?Lipson只有一個建議,請您們千萬不要相信!輕易相信講大話的人,將會是一場財務大災害!

影響一個人,沒有想像中容易,除非他()自己願意改變。
要求別人反省,實在不是個好主意!「聞過則喜」反躬自省是大智慧啊!

 

 

Lipson.Thinking(s) 2009.34 (立普生這麼想)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巴菲特指標。

2009.01巴菲特接受美國財星雜誌專訪,提到他私底下觀察美股合理的投資機會已到,因為美股市值與GNP比率(MG ratio)接近75%。如果觀察台股的MG ratio最高近190%,最低近60%,十年平均值122%2009.02接近80%,根據巴菲特指標判斷台股合理投資機會約在指數4,000點附近。

巴菲特:當美國股市市值(Market Value)與國民生產總額(GNP)比率介於70-80%,就是美股合理投資時點。

Lipson從不預測台股指數高低,巴菲特提到他自己的觀察也不是要抓美股底部,他只是指出股票市場波動的過與不及現象。巴菲特指標是否適用於台股,還需要更長時間觀察。顯然MG ratio 160%相對太高;80%相對太低,但誰也不知道最低價格區域在那裡?至於,現在是不是可以投資台股了呢?
Lipson
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您準備好了嗎?您的資金可以投資股票嗎?
股票投資一個資本回收需要3-5年,您的現金流量(資本結構)沒問題嗎?

相對高價及相對低價(Relative High / Low)確實是觀察股市波動的重要指標。

 

 

Lipson.Thinking(s) 2009.33 (立普生這麼想)

不要研究怎麼賺錢?只要想出能貢獻價值的產品或服務,金錢自然會來找您。

Lipson感覺到可以把經濟人分成兩種:有自己作品(Works)的人與沒有自己作品的人。作品或是商品(產品或服務)的核心是創造,對作品而言,創造者(Creator)就是造物主(God)
有自己作品的人,生命充滿理想,每天盼望著下一個更美更好的作品(Always Next)。對作品的狂熱燃燒自己的光亮人生,他()知道為何活著?為誰而活?知道Why而非只知道How
沒有自己作品的生命隨波逐流,茫與忙終日,不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真正想做的是什麼?或許他()們具備豐富知識才能,或許其人格品性高尚,但是生命中就是少了些什麼?他()們自己也一直很用心在尋找吧?

聖嚴法師(法鼓山):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金錢是非常奇怪的經濟資源,聰明的投資人瞭解到:吸引金錢(Pull)比追求金錢(Push)還要有效果。如果沒有思考,如何讓錢來追您,而是您一直在追著錢,很可能您採用了事倍功半的賺錢方法?特別是採用過度付出自己的時間勞力的方法,這種賺取金錢的得與失,實在很值得我們深思。
Lipson
不是主張辛勤勞動不重要,但是除了經濟人本身勤勞外,是不是也可思考:如何讓您的錢也勤勞起來?投資學就是思考如何讓您的錢提供貢獻的學問。

貢獻才是生命體價值所在,賺錢是伴隨著貢獻價值而來的。如果我們改成思考:提供什麼商品的人類貢獻較大?也許可尋出另一條康莊大道。

 

 

Lipson.Thinking(s) 2009.32 (立普生這麼想)

經濟的大同世界:窮人,拾遺不昧;富人,暗中施捨。

拾遺不昧:人窮志不窮,雖還沒富裕,但不恥於惡衣惡食,克己復禮,儉樸勤奮不斷地學習,是令人尊重的窮者。
暗中施捨:默默行善,把愛分享給別人,不求任何回報;將金錢形成善的循環, 流向需要的人,是令人感動的富者。

塔木德(猶太經典):窮人拾遺不昧,富人暗中施捨。

金錢的力量太大了!英國詩人就曾描寫道:年輕時,總以為金錢就是全部;現在年紀大了,才知道這確實是真的啊。
金錢會誘惑人心,導致經濟社會幾乎習於「價格,值多少錢?」來衡量一切,而殘酷的事實是,這也包括衡量您及衡量我。另一個角度觀察,我們是不是也會這樣衡量別人呢?以價格來彰顯價值,幾乎是市場經濟的多數。
Lipson
不是說價格不等於價值,而是認為有時候價格遠高於或太低於價值,而這價格與價值的差距(Price Value Gap)正是投資決策很困難的部份。對投資人而言,這差距一直處於動態變化狀態,實在非常難於評估拿捏呢!

拾遺不昧的人,不貪心,所以他()們遲早會富有;暗中施捨的人,不貪得,所以上天()還會給他()們更多。

 

 

Lipson.Thinking(s) 2009.31 (立普生這麼想)

線性思考:漲時看漲、跌時看跌?

投資思考有點、線、面、體四個層級,只可惜大多數資本市場參與者的思考模式還是停留在線性思考。「用已知推未知」成為做投資決策的依據,導致別人說跌、市場也跌,自己就認定還會跌?如果決策邏輯這麼簡單粗糙,缺乏更深更廣的精密思考,股票投資確實是個非常危險的財務行為。

葛洛夫(Intel創辦人之一):當每個人都自以為知道事情真相時,其實大家一無所知。

葛洛夫真是位智者啊!2008 Crash後,好像一下子每個人都自以為知道事情真相了?但是大家真的知道嗎?還是每個人都知道些有人知道的,很大部份還是沒有人知道呢?為什麼2008 Crash前很少人知道呢?
Lipson
擔任企業顧問也體會到,整個企業真正在「思考」的人太少了?大多數急忙著要「做事」?或是有些企業只有點or線思考,很少企業經營者有整面or立體的思考能力。多數企業也沒有時間深入思考問題的本質,或許這正是企管顧問存在的價值吧?

您的知是有限制的,有時「已知」危險遠高於「無知」。不要急著自認已經知道了,其實還有很多我們還不知道的?所以,學習真的是一輩子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