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M.Lipson 立普生企業投資管理(Enterprise Investment Management)

 


首頁   上一頁


立普生觀點 (Lipson Perspective)第二十 二頁
 

Lipson.Thinking(s) 2009.80 (立普生這麼想)

金錢藏在智慧裡(Money Within Wisdom)

立普生(Lipson)認為聖經裡所羅門的箴言,很適合當作企業顧問的執業規範。其中的「還聰明強如還銀子」正顯現出所羅門王的高智慧啊!
是的,智慧聰明比金子銀子還重要,真正優秀的企業經營者(或國家治理人)知道「金錢藏在智慧裡」。公司茁壯或國家富強都因為有智慧聰明的人,公司裡有智慧聰明的人愈多事業的未來也會愈好。

所羅門(箴言):得智慧勝似得金子,還聰明強如還銀子。

智慧是什麼呢?金錢很容易衡量,但智慧如何衡量呢?
甲比乙有錢與甲比乙有智慧,後者要如何得知呢?
智慧看不見摸不著,內藏而不外顯,我們如何得知誰有智慧,誰沒有智慧呢?
投資管理看重企業經營者智慧高低,但怎麼知道誰智慧高呢?誰智慧低呢?
Lipson
不知道這些命題的答案,這實在超越我的能力範圍啊!但是我有個實務經驗就是「時間」很重要,長時間用心觀察及體會「經營者的思想及行為」,是衡量其是否有智慧的方法之一。

智慧就是金錢,老子講「絕學無懼」,就是這個道理吧!「真知灼見」的價值絕對超越我們想像的。

 

 

Lipson.Thinking(s) 2009.79 (立普生這麼想)

經營的大敵是「盲目跟進」,投資也是。

美國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一直是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最大股東,2009.Q1 富國財報獲利優異,再次證明巴菲特慧眼獨具。
巴菲特接受訪問時提到,除非你做了蠢事,不然銀行產業依然前景大好。
富國對大型問題資產避而遠之,拒絕選擇權指數等高風險業務,沒有未爆彈問題。

巴菲特:富國銀行走自己的路,不會因其他同業有什麼舉動就盲目跟進。當有銀行業說:「大家都這麼做,我為什麼不?」,顯然就是這些銀行身陷麻煩的癥結。

2008 Crash金融業幾乎從天堂跌落地獄,原本大型受敬重的金融機構成了過街老鼠?但這實在是個很大的偏見啊!富國銀行證明不是所有大型金融機構都是鼠輩,大海裡還是有「沒有裸泳的人」啊?
海嘯證實了投資銀行的經營型態非常有問題?
拿別人的錢投資冒險,賺錢大額分紅?不管這些人有多麼聰明、能力多麼強,立普生(Lipson)都高度質疑這種商業模式的正確性?

當你不知道該怎麼做時,跟隨別人確實是個簡單的方法。問題不在於不能跟進,問題在於不能盲目。如果自己沒有用心,同業做什麼就要跟進,企業經營的大敵就可能會跟著出現喔!

 

 

Lipson.Thinking(s) 2009.78 (立普生這麼想)

深思商學教育的核心,勤與儉還是最重要的。

台灣有「生意仔難生」的商場諺語,成功的商人困難度甚至高過拿商學博士。
商人或商學的本質是什麼?商者互通有無,流通交易(經濟資源的效率配置)是商學之道。商人正處於「資源分配」的關鍵角色,分派(Distribution)的效率與配置(Allocation)的效益,對經濟體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金錢正是經濟資源的流通代表,資本就是企業資源(Enterprise Resource),對待金錢的態度、使用金錢的方法,正是商人本色的重要彰顯。

立普生(Lipson):商學之道是致富之道,勤則小富,儉則大富。

一般人都知道商人以「賺錢為本」,而忽略了商人以「用錢為質」。善於賺錢也善於用錢才是商人的本質,「賺」與「用」實則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會賺錢不會用錢or只會花錢不會賺錢,都不是真正的商道。
商學院有「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理論,以「賺錢」及「用錢」的能力來衡量商人智商的高低。用錢的能力就是投資學的「資本投入」,也就是投資人(機構)企業投資的績效表現。

商學教育的重要訓練是「金錢觀念」,沒有正確金錢觀念的商學學生是個失敗的教育,「儉」尤其是商學智商的核心。

 

 

Lipson.Thinking(s) 2009.77 (立普生這麼想)

焦點不要放在「貧乏」上,學習把焦點放在「富足」上。

不要想著你欠缺的,想想你已經擁有的。前者是貧乏後 者是富足,「人生不如意十之八」,這實在是焦點(Focus)的問題啊!
觀注在不如意的人、事上,人生就是不如意;轉個方向觀注在如意的人、事上,就是如意人生。前者看到周遭或自己的貧乏;後者看到自己及別人的富足。

J. Vitale (行銷專家):你可能把焦點放在你欠缺的事物、抱怨和難題上?你可以走上不同的方向,開始對每個讓你感覺美好的事物感恩。

聚焦在滿足就是富的生命;聚焦在匱乏就是貧的人生。
立普生(Lipson)有個執業小體驗:資金規模不在大小而在良劣!一般人誤以為大資本才能投資致富?這實在是個錯誤的觀念喔!如果沒有正確的投資觀念及方法,資本愈大只能確認其損失將愈慘重而已。不好的投資念頭就是聚焦在貧乏,看到自己沒買的股票大漲就急著追進,看到自己買的股票大跌,就抱怨這個怪罪那個?智慧投資人聚焦在富足上,親近優良企業及善良經營者,感恩於企業全體的努力奉獻及分享自己投資該得的利潤。

如果你的心還沒富起來,你是不可能投資致富的。心裡想著「貧乏思考」,投資行為就可能採取「貧乏方法」啊!

 

 

Lipson.Thinking(s) 2009.76 (立普生這麼想)

投資已由「量的分析」進入「質的分析」

我們是否已進入「生產過剩」的時代呢?美國三大車廠CEO都承認,多年來他們只知道「大量生產」,總以為生產的車子就能賣掉,他們陷入量的迷思而不自知?大量確實可降低單位成本,問題是這是「供給面」的想法,「需求面」是不是已經停滯了呢?原本企業以「成長」為常態,有沒有可能成長已變成非常態,穩定才是常態呢?

勝間和代(日本會計師):損益表看不出真正的損益,獲利的本質比數字還重要。

立普生(Lipson)一直憂心於投資人,只看重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而忽視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前者是獲利的「量」,後者才是獲利的「質」,或者應該說前者是「表相結果」,後者才是「本質原因」吧?
表相的事物比較容易吸引人,而事物的本質比較難理解。企業表相容易被操控,企業本質不是短時間可以改變的。
由於會計原則的採用不同,對遞延性資產的攤提認定不同,就可能產生不同的損益數字。投資人看重的盈餘數字,每股盈餘(EPS)只是一種「量的分析」;如果沒有搭配「質的分析」,其決策品質是非常脆弱的。

Off Balance Sheet(財報之外)就像是文章的字裡行間(Between the lines),數字的本質比數字的大小還重要。

 

 

Lipson.Thinking(s) 2009.75 (立普生這麼想)

資本市場可能對也可能錯

投資理論(效率市場)認為市場總是對的;投資實務(實證研究)確認為市場總是錯的?Bill Gates接受CNN專訪時談到,金融海嘯並不代表資本主義的結束,也不會引發大蕭條。企業投資意願並沒有大規模崩解,新技術、新能源將推動世界經濟向前進,美國經濟還是會愈來愈好。

B. Graham (投資學之父):市場先生是個喜怒無常的精神病患者,總會不時報出離了譜的股票價格,引誘投資人追高殺低。人們無法預期他何時發作,或提先獲知他會沮喪或歡欣的程度。

股票市場是對的,其運作有很深的道理在裡面?
股票市場是錯的,有個不正常的市場先生心情起伏?
有人認為應以「市場為師」,有人主張根本忽略市場的存在?
市場有時是對的,有時是錯的;有些人認為它對,另一些人認為它錯?

是非對錯不只是事實差異,也是詮釋的不同。投資人對於資本市場的對錯,採用不相同的評斷標準。資本市場只是個企業股權或債權的交易平台,市場報價只是某時間內市場參與者供給與需求的平衡點吧!

 

 

Lipson.Thinking(s) 2009.74 (立普生這麼想)

投資學的「秘密」法則

宇宙是有法則存在的,假如你從樓上跳下來,不論你是好人或壞人都會落到地面上,這就是重力法則。投資世界也是個小宇宙,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一樣公正無私不停地運作。

J. Vitale (哲學博士):現在你生活周遭的一切,包括你正在抱怨的事,都是你吸引來的。你可能追問:我可沒有吸引濫客戶?我可沒有吸引這債務?「是的」是你把他()們吸引來的,這正是最難瞭解的概念之一。然而,一旦你接受了它,你的生命就改變了。

由於你的主要思想,不斷地向宇宙傳遞訊號。那些不好的股票,確實是你自己吸引來的?那些投機論點、那些鼓勵短線進出的老師,確實是你自己吸引來的?那些不負責任的投資機構,也一樣是你吸引來的?
立普生(Lipson)知道,要我們徹底接受這觀念、這事實真的很困難。「我怎麼會去吸引壞公司的股票呢?」「我買的都是優良企業的股票,只是跌價太大?」一定有什麼人或什麼論點吸引你吧?他()進入了你的主要思想裡。

投資學的「秘密」是:您投資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您自己吸引來的。它們被您心靈中所持有的影像吸引而來,它們就是您所想的、您所要的。

 

 

Lipson.Thinking(s) 2009.73 (立普生這麼想)

好顧問有三問:學問、提問、反問。

「問」是學習的開始也是終點,好導師善於對學生提問,由他()們的回答中可以瞭解其是否知其然?好導師更善於反問,訓練學生反思且深入問題的核心。
好顧問一定是個好導師!好顧問一定是個善於提問及反問的人,經由一連串地「問」開始,啟發客戶求知求真的學習。
一般人誤解了企業顧問(資本管理)的角色,總以為顧問應該給答案啊?怎麼反問起我們了呢?

所羅門(箴言):不可使慈愛及誠實離開你,要繫在你頭項上。

立普生(Lipson)執業時也喜歡問自己、問客戶這幾個問題:1) 你快樂嗎?因為如果投資活動讓你很不快樂、甚至造成很大痛苦?為什麼還要投資呢?這可是個很嚴肅的問題喔!2) 你除了是為位老闆(經理人)外,你是誰?你的存在價值是什麼?「賺錢機器?」「提款機?」3) 你相信誰嗎?你相信你自己嗎?你相信顧問嗎?你相信政府嗎? 4) 這是個和善的宇宙嗎?愛因斯坦喜歡問訪客這個問題,肯定答案的人與否定答案的人差異是很大的。

聖經31章的所羅門箴言,實在是擔任企業顧問的最佳執業宣言。如果您不能誠實面對客戶,如果您對客戶沒有慈愛,您不可能是位好的企業顧問。

 

 

Lipson.Thinking(s) 2009.72 (立普生這麼想)

內在的成績單

The Snowball研讀,巴菲特提到對其最尊敬父親的感謝,讓我們有深刻的感動體會。巴菲特父親(霍華)教導他,重視自己內在的成績單,這才是生命價值所在。至於那外在的成績單,被社會、被別人肯定,這經常是別人給你的,自己的生命不應該陷入別人的框架中。

巴菲特:影響人們行事的一大因素,在於他們拿的是一張內在成績單還是外在成績單。能安於內在成績單,對你有好處。

立普生(Lipson)認為這實在是巴菲特投資成功很重要的原因,他自己有張內在成績單,不管是對公司評價、對經營團隊認定、對投資組合表現,他都有他自己的評量標準。巴菲特告誡對那些由市場報價、分析師評估、經濟學家所給的「成績」,要非常小心面對。他()們打的分數,就是外在成績單。
巴菲特也提到,為什麼他後來不喜歡幫別人理財?就是由別人(客戶)來幫他的投資組合打分數,這嚴重違背他的內在成績單原則。

誰負責打分數很重要喔!打分數的人是您生命的主導者,智慧的投資人自己打自己的分數,讓別人幫您打分數,別人就成了您的主人了!他()說您好,您不一定好;他()說您不好,您也不一定不好喔!

 

 

Lipson.Thinking(s) 2009.71 (立普生這麼想)

思想的力量驚人,所以怎麼想很重要喔!

幾年前醫學界提唱「怎麼吃很重要」「怎麼睡很重要」,事實上對投資學而言,「怎麼想也很重要」喔!投資人可以說是天生的樂觀主義者,悲觀的人不可能金錢冒險。投資人也傾向正面思考,因為投資行為就是一種參與繁榮的商業活動。如果不是期盼企業有好發展好未來,絕不可能買進或持有該公司的股權或債權。

F.Wolf(美國物理學家):量子物理的發現是,沒有「心靈」的介入,宇宙就不可能能存在,其實所有被感動(或被創造)的一切都是心靈形塑的。

為什麼投資人的想法重要呢?如果你認為自己「無關緊要」,對這個世界沒有影響力?其實你這麼想正在形塑你及你周遭的世界。
你認為自己不好,宇宙就回應你的不好,吸引更多不好的人事物環繞著你。
智慧投資人認為自己每塊錢(資本)都很重要,持續投入及長期持有優良企業,認知自己對整體經濟社會貢獻的重要。
21
世紀已進入「創造型資本主義」或「自主性資本主義」,人們對資本有了不一樣的認知,投資人手上的良幣(good money)就是一股重要的商業力量。

想好的,吸引好的;想壞的,招惹壞的。牛頓的萬有引力,適用於地球上的自然環境,也適用於社會環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