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M.Lipson 立普生企業投資管理(Enterprise Investment Management)

 

  首頁

BC_1 Script

BC_2 Script

BC_3 Script

BC_4 Script

AC_1 Script

AC_2 Script

AC_3 Script

AC_4 Script

AC_5 Script

 

  AC_6 Script

AC_7 Script

AC_8 Script

EC_1 Script

EC_2 Script

EC_3 Script 

   EC_4 Script    EC_5 Script

EC_6 Script 

 

  EC_7 Script   EC_8 Script   EC_9 Script   EC_10 Script   EC_11 Script   EC_12 Script      

立普生課程 (Lipson Courseware)BC_1 Script 基礎課程(Basic Course)

投資管理基礎課程()  BC_1 Script

基礎課程大綱( Basic Courseware Outlines) :

Concept_01: Expertise 專業的重要性

Concept_02: Expert vs. Winner 專家與贏家

Concept_03: Intrinsic Value 內在價值

Concept_04: Value 價值是檢驗投資的唯一真理

Concept_05: Value Investment 價值投資

Concept_06: What you Pay vs. What you Get 所付出與所得到

Concept_07: Time 時間才是累積財富的關鍵

Concept_08 : Time vs. Timing 時間與時機

Concept_09 : Saving vs. Investing 儲蓄與投資

Concept_10: Boss Attitudes 老闆心態

Concept_11: Market Orientation vs. Business Orientation 以事業為導向

Concept_12: Portfolio vs. Knitting 投資組合就像是個事業

Concept_13: Holding Company 握股公司

Concept_14: Mr. Market 市場先生

Concept_15: Price vs. Value 價格與價值

Concept_16: Trading vs. Investing 交易與投資

Concept_17: Facts vs. Forecasting 事實與預測

Concept_18: Preparing rather than Waiting 充份準備好要投資了嗎?

Concept_19: Institutional Imperative 體制性阻力

Concept_20: Lemming Like 旅鼠行為

Concept_21: Margin of Safety 安全邊際

Concept_22: Good Stock Good Price 以好價錢買進優良企業

Concept_23: Join the market vs. Beat the market 打敗大盤?

Concept_24: Speculator vs. Investor 投機客與投資者

Concept_25: Buyout Thinking 買下整間公司

Concept_26: Good Company 優良企業

Concept_27: Focus Investment 核心投資

Concept_28: Home Circle 能力範圍內投資

Concept_29: Double-barreled Approach 部份股權策略

Concept_30: Growth within Value 成長就是最重要的價值

Concept_31: Grow Investment 成長投資

Concept_32: Relational Investment 關係投資

Concept_33: Franchise Enterprise 擁有特許權的企業

Concept_34: ROE 股東權益報酬率

Concept_35: Owner Earning 業主盈餘

Concept_36: Look Through Earning 完整盈餘

Concept_37: Owner-related Business Principle 投資企業原則

Concept_38: Cash Cower 現金王

Concept_39: Float(s) 浮存金

Concept_40: Capital Allocation 資本配置

Concept_41 : Investment on Liabilities 不喜歡借貸投資

Concept_42: Source Management 資金來源決定勝負

Concept_43: Cost Downing 降低持有成本

Concept_44: Business Valuation 企業評價

Concept_45: Rating System 評價系統

Concept_46: Investment Management 投資管理

Concept_47: Risk Management 風險管理

Concept_48: Benchmark Investment 基準投資

Concept_49: Zero Cost Investing 零成本投資

Concept_50: Share Policy 股利政策

Concept_51: Core Holding 核心持股

Concept_52: Payback period 回收管理

Concept_53: Buy and Hold Policy買進持有政策

Concept_54: Long Term Investment 永續投資

Concept_55: Execution 知道不一定做到

Concept_56: Good Money 良幣法則

Concept_57: Governance vs. Management 治理與管理

Concept_58: Business Intelligence 商智

Concept_59: Rich with Goodness 為富最樂

Concept_60: Ethic Investment 道德投資

周博士序(華夏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

投資市場還是一樣 , 上下波動( Waving ) . 價格( Price )就像大海的浪花 , 澎湃而洶湧 . 價值( Value )恰似海裡的潮流 , 穩定且持續 . 只看著價格的投資人 , 就是投資學裡那個[看熱鬧的人] . 用心體會價值的人 , 才是真正懂得投資的[看門道的人] . 投資管理宗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說 : 投資人不要跟市場唱反調 , 要試著愛上市場的波動 . 價格在往價值匯流的過程中 , 本來就會上上下下 / 起起浮浮 . 這是大海美的地方 , 但是如果不順著潮流 , 海力量之大絕對超乎想像的 .

多少聰明人絞盡腦力要戰勝投資市場( Beat the Market ) , 但是我們的看法是 , 理性的人只要真心誠意的加入投資市場( Joint the Market )就能獲利 . Beat 的目標是 Price , 美麗刺激 , 但是蠅頭小利 / Joint 的目標是 Value , 雖然看不見 , 但是力量巨大獲利豐碩 .

巴菲特的恩師葛拉罕(Benjamin Graham)在其巨著( 智慧型投資人 )書裡 , 不厭其煩 / 一再強調 投資人( Investor )跟投機客( Speculator )是完全不一樣的 . 他苦口婆心勸告人們千萬不要投機 . 舉出很多很多研究資料 , 證明投機一定是 : 風險高報酬低的經濟活動 . 經過半個世紀市場的考驗 , 葛拉罕的話還是一樣讓人為之動容感慨不己 .

投資人是價值射手( Value Seeker ) , 希望以[物美價廉]買進優良企業 , 長期持有 / 分期回收 ( Buy and Hold ) . 投機客是價格高手( Price Maker ) , 試著猜測價格差異 , 希望能[買低賣高]不斷進行交易( Trading ) .

從事[投資管理]( Investment Management )有近二十年的實務經驗 , 管理過的中小企業非常多 . 最大的感慨是 , 只要這些老闆或老闆娘分清楚[投資][投機]的不同 , [投資計劃]的成功是指日可待的 . 投資管理顧問業是典型的知識產業 , 賣的就是觀念( Concept )及方法( Method ) . 引導契約客戶相信正確的投資觀念及方法 , 遵循理論上被證明可行的投資管理技術 .

沈教授序(東海大學商學院 院長)

投資管理理論很強調 : 資本市場的不均衡現象 , 由於很多非經濟因素變異 , 導致市場價格( Market Price )無法與企業內在價值( Intrinsic Value )趨於一致 .

市場的不均衡現象正是投資能獲取超額利潤的原因 !

投資管理的宗師巴菲特擅長以買下整間公司” ( Buyout Policy )作為建立投資組合的思考依據 , 他評估企業的內在價值 , 是以該企業營運年限內能產生的現金流量( Cash Flow )折現計算而成的 . 當優良企業的市場價格遠低於其內在價值時 , 就是巴菲特收購企業的時候 .

他認為如果投資人無法回答 : 該公司的價值大約是多少 ? 這個問題時 , 千萬不要作任何投資決策 , 買進部份股權的股票( Stock ) , 其投資道理也跟買下整間公司( Company )一樣 .

不理性的市場報價波動 , 正是考驗堅定信念的基石 . 50年前巴菲特的恩師葛拉罕在哥大商學研究所教授投資管理時 , 就明白告訴學生 Mr. Market 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 他認為 : 市場常常是對的 , 不過有時也會錯得很離譜 .

去年巴菲特個人淨值上升至 360 , 直逼下降至 420億的比爾蓋茲 , 更是使面臨破產的投機大師索羅斯望塵莫及 . 巴菲特投資管理的成功 , 藏在其背後有很重要及嚴肅的道理 , 學術界通稱為 : 巴菲特哲學( Buffettology ) .

1. 專業( Expertise )的重要 : 巴菲特本身是哥大商學碩士正科班出身 , 四十年來運用所學理論及實務致富 , 打破業界 : 投資界只有贏家沒有專家的迷思 .

2. 時間( Time )的威力 : 投資管理的核心是資本回收及再投資 , 經由長時間的複利效應 , 創造出美國股東權益第一名的 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 . 打破業界 : 投資只是掌握時機的猜測活動 , 證明時間才是致富關鍵 . 這家美國最大的控股公司 , 四十年來平均年投資報酬率 : 23.4% . 由於從不除權除息 , 其股價由每股 7.6元上升到現在的每股 76,000 , 增值10,000 .

3. 正直 ( Integrity )的可貴 : 紀律穩定的資本投入就能累積鉅富 , 不需要很多花樣 , 不跟不喜歡的人或企業打交道 . 強調正直道德投資跟賺錢致富沒有抵觸 . 崇尚簡樸實在 , 不喜歡誇大不實 .

(波克夏股份有限公司 執業顧問 陳建源)

投資管理之父是巴菲特的老師葛拉罕,近五十年來從GrahamBuffett(以及很多葛拉罕哥大商學研究所的學生),已經證實[投資管理]觀念及理論是完全正確的.進入21世紀投資業界才真正體會巴菲特投資的成功,各大學商學所紛紛成立[巴學會][巴菲特學](Buffettology),認真研討為甚麼Buffett的投資會這麼成功(世人唯一累積財富達360億美元的投資家,已直逼比爾蓋茲).

波克夏股份有限公司(它跟美國的Berkshire Hathaway沒有任何轄屬關係)是一家由國內企研所師生成立的管理顧問公司 , 這些文稿也是我們近四年來近百場企業投資講座的講稿整理 . 也匯整我們多年來的投資管理顧問業務執業經驗及個案研討 , 希望能藉由[巴菲特]這位投資管理之父的觀點 , 引導國人正確的投資觀念及方法 .

幾年來我們好像傳教士一樣 , 很熱心地導正國人不正確的投資觀念 . 但是有些保守地潛在客戶可能會說 : 謝謝您告訴我這些 , 我下定決心要聽您的忠告 ; 買進優良企業的有價證卷 , 長期有恆心地持有 . 只要買進不輕易賣出 , 為甚麼還需要投資管理專業服務呢 ?

事情的真相是 : 投資市場是充滿不確定因素的 , 投資管理就是風險管理 ( Risk Management ) . 從審慎地投資計劃 ( Investment Plan ) / 選股標準 ( Selection ) / 價值分析 ( Benchmark ) 到風險分散 ( Portfolio ) / 回收分析 ( UnderWeight ) / 降低成本 ( Sharing ) / 資金管理 ( Sourcing )等一連串管理工作 , 常常被投資人所忽略 , 而這些對都是很專業且非常重要的 .

投資組合跟其他資源 ( Resources ) 一樣 , 是需要用心管理的 . 推薦好的投資標的 , 只是投資管理的一小部份而已 . 沒有完備的回收規劃及資金管理 , 持有最優良企業的有價證卷一樣可能賠錢 .

相信投資管理專業 / 相信正確投資方法會幫我們穩定地累積財富 , 投資管理知識更是價值連城 . 台灣國民所得快進入美金15,000 投資的年代 , 如何以錢滾錢是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 以歐美先進國家為例 , 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 其中的關鍵就是[知識經濟]來臨 , 唯一值錢的東西就是[知識] Knowledge . 能尊重且善用[知識]的企業或個人 , 可以倍數累積財富(社會資源)  ; 排斥專業或自以為是的人 , 即使再努力也只能溫飽 . 知識就好像一個大巨人一樣 , 我們如果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當然會是最終地贏家 . 國內股票市場流傳 : 股市只有贏家沒有專家 ? 這種錯誤觀念 , 最能證明他們試圖跟巨人搏鬥 , 勝負當然非常明顯了 .

投資人習慣於評估[投資時機]( Timing ) , 常常會問投管顧問:現在適合投資嗎?投資時機對嗎?事實上這個投管熱門地問題是沒有固定答案的.每位契約客戶的資金來源( Sources ) / 現金流量( Flowing ) / 投資組合( Portfolio ) / 部位比重及回收規劃都不一樣 , 適合於甲建立部位()的時機 , 對於乙可能是執行回收()的時機 .

有關投資時機也有二個很重要的思考命題 :

A公司的好投資時機跟B公司一樣嗎?很不景氣的經濟環境(壞時機) , 也可能有很賺錢的公司值得投資.巨觀( Macro )不等於微觀( Micro ) , 這是投資管理很重要的理論基礎 , 看重[公司分析](Company Analysis)而非[市場分析](Market Analysis) .

另外 , 投資管理就像健康管理 , 重點是下定決心貫徹執行 , 不是選好日子挑好環境.對於體會投資管價值的人 , 日日是好日皆是投資好時機 .

事實上 , 面對投資時機難以掌控問題 , 投資管理實務發展出所謂 : Cost Averaging Investment 平均成本投資法.以風險承擔(Risk-Taking)及獲利風險( Profit-Risk )分析模式 , 設定出集結or回收的時間區間(Time Period) . 隨著資本規模逐漸逐步穩定地執行 , 這樣就能降低持股成本or提高投資獲利 .特別是碰到類似 911 Event 重大事件時 , 也能堅持穩定執行(不多亦不少) . 不需要去猜測價格 , 或思考投資時間問題 .

理性的投資人知道 , 影響投資獲利最巨的是[投資時間]( Time )而非[投資時機]( Timing ) . 與其浪費時間去預測[不可預知]的時機 , 不如當下努力 , 認知優良投資計劃是需要時間的 , 一般都需要三至五年的投資時間 , 才可能資本回收 .

期望好時機出現就是著重價差(想要低買高賣) , 原則上也是一種投機心態.但是如果優良企業的價格偏高(離標準 Benchmark 值太遠) , 我們也不主張以太高的價格買進優良企業.這時就應該耐心等待優良企業價格合理時才買進 , Good stock Good price , 好企業以好價錢買進 , 就是確保獲利的最佳保障 .所以投資時機的評量點是:該企業的價格是否偏離價值太遠?不是期望賺取低進高出的價差 .

馬可福音 : , 凡事皆能 (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to him that believes ) 就是這個道理 . 善戰者不敗 , 正確的投資管理是值得波克夏人終生信仰及徹底遵守的 .美國第二首富我們的宗師巴菲特就是以[投資管理]起家的 , 我們一起努力希望能成為台灣的巴菲特 .

Concept_01: Expertise 專業的重要性

巴菲特2001年波克夏年會 :

如果你在經營了30年的養豬場之後說:[其實說真的,我應該去跳芭蕾舞],這實在不是件好事,因為這時豬已經成為你的代名詞了.

投資業界喜歡說:投資只有贏家沒有專家,Buffett以事實粉碎這似是實非的說法.巴菲特是哥大的商學碩士,主修投資管理,他的投資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就是投資管理理論及實務的最佳證明.早先很多學者認為他只是Random Walking隨機理論的例外,後來才真正體會到:他使用的投資方法正是被藏在象牙塔學術殿堂裡的Investment Management,他只是非常非常徹底地加以落實(Real Implementation)而已.

投資管理是典型的知識型專業 ( Expertise ) , 不管是[企業評價] or [基準分析]都是很專門的學問及技巧 , 是需要專業投管專家協助地 . 就像報稅找會計師 / 訴訟請律師 , 投資管理絕對需要專家協助 . 現有投資資訊量是很多 , 但是其資訊品質卻很差 . 投資決策的品質幾乎決定投資成敗 , 實在不能輕率而為 . 國內很多投資人 , 試著自己學當醫生 , 殊不知只要找可靠專業醫生就行了 . 巴菲特的老師葛拉罕常說 : 投資管理就像健康管理 , 就是這個道理 .

由於利率水平愈來愈低 , 零利率通貨緊縮( Deflation )時代已經來臨 . 傳統只是單純的把錢存在銀行的理財方式 , 進入21世紀將面臨很大的考驗 . 金錢( 個人稱為資金 / 公司稱為資本 )會像其他資源( Resources )一樣 , 如何妥善規劃管理 , 提昇其生產力( Productivity ) , 變成一個很重要的管理課題( Issues ) . 同樣地等同貨幣資源 , 高生產力者與低生產力者 , 時間拉長會有天壤差別的 .

經由專業投資管理服務 , 把資金或資本配置在優良企業的股票或公司債上 , 是提高貨幣資源生產力被證實是最好的方法( Methodologies ) .

投資管理強調 : 不要錯把簡單( Simple )當容易( Easy ) , 人們往往會低估一些看似簡單道理的重要性 . 投資看似簡單 , 其實投資決策過程是非常專業且複雜的 . 投管的本質就像病醫 , 我們不必懂生化製藥 , 只要遵照合格醫師藥方服用即可 . 自己學著當醫生是不可能的行為 , 但用心照顧自己是很重要的 .

怡富有份重要研究資料指出 : 富翁來自願聽專家建議者 . 我們一再強調 : 投資是一項專業( Expertise ) , 是需要投管專家( Expert )協助計劃實現輔導的( Implementation ) . 投資絕對需要管理 , 企業體的轉投資或投資組合很需要一位外聘的財務長( CFO on investment ) , 用心規劃專業管理 .

投資大師孟格( Murger )指出 : 每當你認為某人或某件不公平的事正在破壞你的投資時 , 就是你自己正在毀壞你的投資 . 整個投資管理 , 企業主( 或您自己 )正是投資理財資產配置的最上端瓶頸 . 企業主的重要職責是 : 體會投資管理的重要性 , 謹慎挑選正統專業的投管服務 ; 遵照投資策略( IS )及投資計劃( IP )貫徹執行 . 這樣就能提昇資本生產力 , 長期穩健累績企業資本 .

個案研討 : 巴菲特投資理念在台灣可以執行嗎 ? 台灣投資方式可不可長期投資 ? 是否應該遠離盤勢 ( 因為股價不會漲啊 ) ?

這種質疑是正常的 , 記得前陣子很多大學巴學社也辯論過這個主題 . 事情的真相是 : 巴菲特對投資的觀念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 , 台灣當然也不例外 . 只要台灣股市成立時間比較短 / 海島經濟比較會受[變數]影響而已 .
巴菲特的舉凡 : 回收管理(長期投資不是永遠不賣的 , 很多人
都誤解其意) / 核心持股 / 分散風險 / 組合管理 / 以當[老闆的心態投資 / 投資而不是投機等等 . 對於當今的台灣股市 , 這些理念都非常重要的 .
遠離盤勢好像是正確的 , 事實上剛好無法享受[長時間複利]作用 . 就好像說 : 現在經濟環境不好 , 甚麼事都不做一樣 . 投資是應改隨時隨地 / 點點滴滴地 , 沒有撒種 / 那來的豐收 .

Concept_02: Expert vs. Winner 專家與贏家

投資管理理念裡沒有所謂[贏家][輸家]的觀念,投資本身就是一連串[資源轉換](Source Transaction)的過程,而價值轉換都是參與者認定對自己最有利的行為.贏家的念頭是把市場視為[競爭的對象],戰勝市場(Beat the Market)者為贏家,巴菲特沒有這種觀念,他一直認為[市場]不是投資管理的基礎,[公司]本身才是.特別是有那麼多不確定因素影響著股市或債市時,想要長時間的戰勝市場成為贏家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投資顧問業界的問題是:契約客戶要求專業投資顧問報告績效,在等候他們的投資組合達到某一價格時,經常顯得不耐煩.如果他們的投資組合並未出現短期的價格上漲,客戶可能表現出不滿和懹疑顧問在投資上的專業能力.這樣讓顧問體會到:他們必須在改善短期績效,或冒著損失客戶的風險之間作一選擇,於是開始陷入追漲殺跌漩渦中.

客戶能不能自己管理其投資呢 ?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於他()們是否有能力或時間修習下列二門投資學重要課程 :

1. 如何評估一家企業

2. 如何看待市場價格

姑且不討論客戶是否值得使用自己寶貴的時間 , 企業評價( Business Valuation )就是很專門的投資管理方法 . 即使學會看懂這些投資企業的財務報表 , 但這些數字隱含的真實意義 , 才是決定企業價值的重要關鍵 . 投資業界習慣以該企業的市場價值( Market Price)或帳面價值( Book Value)來作投資決策 , 該企業最真實的內在價值( Intrinsic Value )往往被忽略了 . 內在價值是指 : 某家企業在其剩餘的企業壽命中所能產生的現金 , 經過折價後的現值( Present Value ) .沒辦法估算企業內在價值 , 就沒有辦法回答 : 那家公司值得投資 ? 值多少錢 ? 這兩個最重要的投資決策問題 .

至於資本市場的報價 , 短時間是投票機( Voting )受投資偏好上下波動 , 長時間則是體重機( Weighting )終究會真實反應企業良劣 . 投管專業提供方法 , 當企業市場價值持續趨近其企業內在價值時 , 集結建立優良的投資組合部位 , 期待組合投資獲利相等於企業真實獲利 .

我們的宗師巴菲特曾說過 : 對大多數人來說 , 在投資中最重要的事 , 不是他們知道的東西有多少 , 而是他們應該如何實際地看待自己不了解的事情 . 只要避免犯大錯 , 投資人事實上並不需要做對很多事情 . 特別是有波克夏金顧問協

個案研討 : 為甚麼那麼多人買股票會虧損呢 ?

理論上 , 買進優良企業的股票是不會虧損的 , 只是賺得多or / 賺得快or慢而已 . 為甚麼聽到那麼多人買股票虧損呢 ? 原因到底出在那裡呢 ?

投資股票會虧損的理由 , 不外乎 : 買進的公司經營不善倒弊 ? 或者是該公司常年虧損累累 ? 或者是其經營者不誠實 , 導致掏空公司資產 ?

也有不少投資人會說 , 買進優良企業股票 , 還不是一樣賠錢 ? 到底是為甚麼呢 ? 其最大的理由是 : 他們只看重股價 , 不重視企業的價值 . 他們以為買股票就是要賺其價差 , 買進三到六個月后 , 發現其股價不但不漲還小跌一些 , 就認為是投資虧損 , 很快的賣出持股 , 再買進認為會漲的股票 .

買股票就是要當該公司的股東 , 分享其經營成果及參與其盈餘分配 . 至於股市每天的報價 , 除非是正在建立部位[] or 逐步在回收成本[]的時候 , 股價的漲跌根本跟投資收益無關 .

投資人之所以會虧損是因為其投資觀念及方法不正確 , 不是因為股市像個賭場or 股票是不好的投資對象 . 如果能以投資的眼光看待股票 , 其年投資報酬率是比定期存單好太多了 , 怎麼可能會虧損呢 !

投機 ( Speculator )是試著猜測股價 , 想要短時間賺取價差 ; 投資( Investor )是以事實為基礎 , 一起參與經營分享利潤 . 很多投資人買股票的心態是投機 , 這跟賭博沒有兩樣 , 時間拉長當然是會賠錢 . 如果能以投資的心理 , 長時間持有優良企業股票 , 要賠錢是很難的 . 理由是 , 優良企業每年穩定營收成長 / 獲利豐碩 , 那有買它的股票會虧損的道理 .

Concept_03: Intrinsic Value 內在價值

巴菲特1996年波克夏年報 :

內在價值是指一家公司在其剩餘的企業壽命中所能產生的現金,經過折現(discounted)之後的價價.內在價值的定義很簡單,但實際計算是很困難的.因為要先預估未來的現金流量及利率變化,這對企業評價是很重要的.相對地,帳面價值(Book Value)則很容易計算,但卻沒甚麼用處,市場價格(Market Price)也是相同的情形.

投資管理是以企業內在價值]來評估一家公司到底值多少錢?巴菲特一直強調,當投資人沒辦法回答:這家公司到底值多少錢時,絕對不能輕易投入資金.而該企業往後存續時間內能產生的現金淨流入(Net Cash Flow)折算累加,就是這家公司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在巴菲特的看法裡,投資人有沒有能力估算想要投資企業的現金流量,變成是整個投資成敗的核心關鍵(Critical Point).他提出的要領是:是否充份瞭解該企業,能深入體會其真正的營運模式? 該企業所處的產業環境及商業運作是否穩定或者可預期?對於不瞭解的企業運作或者不穩定的產業特性,投資人根本沒有能力預估其現金流量,必然無法計算出其[內在價值],當然沒有能力對該企業進行投資.巴菲特整個投資管理方法的核心就是:承認自己做不到的,盡力把知道的最到最好!

Concept_04: Value 價值是檢驗投資的唯一真理

一般投資人及業界很看重投資標的的價格(Price),而忘了投資只是[部位轉換](Position Change)的價值移轉活動.轉換成價值處於[貶值]的資產,當然投資要失敗,反之,握有價值處於[增值]的資產,根本沒有處份的道理.真理只有一個,巴菲特說:如果您沒辦法衡量企業的價值?那麼您就不應該投資(買進股票).技術分析師忙著預測股票價格走勢的同時,投資管理顧問用心及專業評估該企業真正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e).

巴菲特採用威廉斯(John Williams)的[投資價值理論]( Theory of Investment Value)所主張的:企業的價值等於運用適當的貼現率,折算預期在企業生命週期內,可能產生的淨現金流量.企業價值的計算非常類似評估債券價值的模式.債券未來的現金流量可分成每期息票支付的利息,以及未來債券到期發回的本金兩部份.

而事實上,不管是[股票][公司債],雖然分別代表企業的[股權][債權],但是其投資評價的計算基礎是完全一樣的.

Concept_05: Value Investment 價值投資

 巴菲特1995年波克夏年報 :

價值投資似乎是一種多餘的說法,真正的投資應該以評估[價格][價值]間的關係為基礎,不考慮這種評估方法就不能算是投資,而是一種投機.

投資業界喜歡把巴菲特歸類為[價值投資者],因為巴菲特不使用所謂的[技術分析](Technical Analysis)做投資決定,他使用[價值分析](Value Analysis)為決策基礎.前者是屬於[市場分析]後者是屬於[產業分析](Industry Analysis)[公司分析](Company Analysis).在巴菲特的觀念裡,市場的這些價量分析師是沒甚麼價值的,反而是專業鼎尖的產業分析師或管理分析師是他所尊敬的對象.

價值分析指出一個經謹慎選擇且己分散風險,價格合理的普通股投資組合,才可能是聰明的股資.葛拉罕推測如因股票的價格低於它的價值,則股票在一個安全邊際.葛拉罕表示.投資有二個法則:一.不可虧損.二.不要忘記第一個法則.他相信市場經常給予股票不適當的價格,這種錯誤的標價往往是因為人類懼怕和貪婪的情緒而引起的.

Concept_06: What you Pay vs. What you Get 所付出與所得到

巴菲特1993年波克夏年報 :

價格是投資人所付出的,而價值則是投資人所得到的,這兩者很少會相同,但大部份的人不會注意這兩者之間的差異.

除了一般投資人只看重價格這個迷思外 , 另一個迷思是 : 想買到最低價 ? 真正好的東西是不可能常常處於低價的 . 投資管理追求[合理價位] Benchmark Down_Target , 不在乎它曾經跌到多低 . 千萬別跟股價過不去 , 超低價格只是股市不理性波動下的產物 , 沒有任何道理可言 . 斤斤計較於低價 , 可能失去更有價值的擁有 . 買股票很像找結婚對象 , 重點在於她是不是賢妻良母 , 聘金多少反而不那麼重要了 . 對於值得擁有的 , 當然要付出合理代價的 .

比爾蓋茲(Bill Gates)談到他的投資觀念 : 投下資金改善未來 , 遠比把錢用作目前消費更重要 . 難怪他會是美國首富 , 哈佛大學經濟系讀一年就不讀了 .

大多數人普遍重視[賺錢]的重要性 ( 讓孩子讀醫學院 or 作生意賺大錢 ) , 而不知道如何[用錢]才是成為巨富的關鍵 . 以投資管理的觀點而言 , [金錢]不僅僅是支付工具 , 而是確確實實非常寶貝的[重要資源] ( Resources ) . 這種把金錢視為公司or個人重要資源的觀念 , 才能引伸出現代投資組合的理論基礎 . 簡單的講 , 如果吾人還不知道[錢能賺錢]的道理 , 那麼就可能要一輩子跟[財富]無緣了 .

最近有些潛在客戶會說 : 景氣不好要節省一點 , 那有錢投資呢 ? 這就是不瞭解[消費性支出][資本性支出]的差異 , 也就是還不是很會[用錢] ! 對於[消費性支出] , 我們一向秉持宗師巴菲特的理念 , 要節約檢樸 , 避免浪費奢侈 . 但是對於[資本性支出] , 則不管景氣再壞 / 經濟環境再惡劣 , 也要堅持到底 , 持續穩定的長期投資 . 這就是為何兩個人收入累同 , 時間拉長后 , 一個能穩定累積財富 / 一個確負債累累的真正道理 . 兩個人的[用錢]方式不一樣 , 導致很大的財富差異 .

Concept_07: Time 時間才是累積財富的關鍵

投資人喜歡大談掌握[時機](Timing)是投資的成敗關鍵,巴菲特認為:沒有任何人能靠著預測股票市場或股價的買賣時機而累積財富,任何人都做不到(不管是不是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還是市場主力).很多實證研究指出,長時間預測股價(投資時機)正確率是50-50,即以預測為依據買賣股票其預期的長期投資報酬率是接近零.跟真實界很多專業領域一樣,長時間的專注及堅持,才是事業成功的唯一保障.SeedingTreeFruits是需要耐心等待及堅定荷護的,一蹴可成短期獲利在真實界是找不到的,投資界也不例外.

Concept_08 : Time vs. Timing 時間與時機

親愛地波克夏人 , 千萬不要以為您的收入不多 , 這些小錢那能成為億萬富翁 ? 事實證明 , 那些收入很優厚的人 , 如果[投資管理]做得很差勁 , 長期而言 , 是不可能比您有錢的 . 美國比佛利山莊大牌演員 , 晚年大都負債累累就是明證 . 知識就是力量(投資管理) / 時間就是金錢(複利效應) , 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很公平的 , 24小時是一天 , 誰也不例外 . 從現在開始就不慢 , 不要再抱怨收入太少 ? 別人為甚麼那麼有錢 ? 去除掉對 [ 財富 ] 任何負面的念頭 , 深信只要結合 [ 知識 ] [ 時間 ] 也必能投資致富 . 我還年輕 ? 我的錢太少了 ? 我要先賺大錢才能投資 ? 這些藉口都表示您還沒有真正體會投資的真諦 . 那一個人不是先有小錢才能變成大錢的 ! 投資的過程是很漫長的 , 誰也不可能短時間內致富 ! 投資管理跟世上所有事務一樣 , 需要一步一腳印持續用心及努力經營的 , 沒有 [ 天才 ] 也沒有 [ 捷徑 ] .

Concept_09 : Saving vs. Investing 儲蓄與投資

國人習慣把錢存在銀行, 儲蓄是很好的行為. 但如果經濟體系大多數是儲蓄人,可能導致經濟成長受阻礙. 我們這樣想這個問題: 大家都想借錢給別人(企業), 賺取固定的利息, 誰去承擔風險, 開創事業造福人群呢? 對企業而言, 投資人是當股東 / 儲蓄人是其債權人, 兩者的意義是很不一樣的. 另一個問題來了, 買股票就是想當公司股東. 但是大多數人在股市交易過程中, 處於虧損狀況( 根據研究: 台灣散戶30年投資報酬率平均值是-4.5% ). 難怪他們把大部份資金擺在定存or房地產, 至少還有利息or租金可拿.

我們近四年來到處演講, 主要就是要告訴大家: 只要投資方法正確, 優良股票投資是能致富又能貢獻社會的雙贏行為. 長期持有優良企業股票( 3-5年以上才叫長期 ), 投資報酬率是高於定存很多的. 看看證期會的研究資料: 30年來投資台灣股市,不管好股or壞股, 平均年投資報酬率是12.6%. 如果只投資優良公司, 年報酬率更高達23.4%. 但是為甚麼接近87%的散戶長時間處於虧損狀況呢? 答案很明顯( 只是很少人願意面對它 ): 投資方法不正確. 殺進殺出, 追求股票價差, 不是投資的真正意義. 買進優良企業股票( ex: 台積電or統一超), 看著它逐年成長, 穩定穫利; 每年配給豐厚的股利( 現金or股票 ), 這才是投資股票真正地目的. 我們真地百思不解, 大多數股票投資人擔心股價漲跌, 而不是這家公司到底賺不賺錢? 有人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但這件事不是很奇怪嗎?

Concept_10: Boss Attitudes 老闆心態

巴菲特1994年波克夏年會 :

把投資股票看成一種事業,找出你了解的事業,而且要由能讓你放心信賴的人管理,買下之後,長期觀察.

巴菲特認為每次投資都是以自己是該公司老闆的心態來評估,即使只是在資本市場買進股票或部份股權,他還是以:買下整間公司的方法及心態來評估其價值.這種[老闆心態]可以說是投資管理方法的核心觀念,股票持有人就是該企業的老闆之一,他真正關心的是該企業治理及經營獲利狀況,絕不會貪圖賺取其股票的價差.如果整天想著低買高賣該公司股票,他是個交易商(Trader)而非投資家(Investor),更不可能是該公司真正的老闆.

巴菲特曾說: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經營者,所以我成為更優秀的投資人.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投資人,所以我成為更優秀的企業經營者.

葛拉罕也表示:最聰明的投資方式,就是把自己當成持股公司的老闆,他的學生巴菲特一再表示,這是有史以來關於投資管理最重要的觀點.

個案研討 : 投資管理一定要買股票嗎 ? 有沒有其他投資對象呢 ?

投資管理投資的對象是[優良企業] , 至於股票or公司債只是該企業的有價證卷而已 , 不是我們要投資的主體 . 股票是公司所有權的代表 / 債卷是公司債務權的代表 . 買進股票只是擁有該企業所有權的部份 , 及其經營權的一小部份 . 期待公司營收穩定成長 , 每年分享其盈餘分配 , 這才是投資股票的真締 .

至於為甚麼要投資股票呢 ? 根據歐美近百年來的統計資料顯示 , 優良企業股票的年平均報酬率接近 19% , 這是其他任何投資工具所無法比擬的 . 不管是公債 / 定存 / 外匯 / 黃金 / 地產 / 衍生商品 , 沒有一樣其投資報酬能長時間高過股票 , 所以[優良企業]是波克夏投資管理的主體

Concept_11: Market Orientation vs. Business Orientation 以事業為導向

巴菲特1984年波克夏年報 :

雖然我們是採用公司組織型態,但所秉持的卻是合夥事業的精神.我們不認為公司是企業資產的擁有者,相反地,公司只是一個管道,股東才是真正擁有這些資產的事業主.

巴菲特對於他手中持股的漲跌與市場股價指數表現,可說毫不關心.他是以營業的實績來判斷股票的好壞,而不是短期的成交價格.他知道,只要企業本身擁有傑出的營運績效,總有一天這樣的績效會反映到股票的價格上.

Concept_12: Portfolio vs. Knitting 投資組合就像是個事業

巴菲特1993年波克夏年會 :

購併公司和談戀愛有點像,雙方相處一段時間,對彼此有所了解之後,開始約會.然後,最重要的一刻終於來臨.第二天,你開思考:如果有人出價二倍或三倍,我會不會把它賣掉?我想這是一種瘋狂的生活方式,有點像為錢結婚.不管貧窮或富有,這似乎都不是個好主意.如果你已經很富有,為錢結婚就顯得更荒唐了.

多數人都受到現有的股票交易方式所影嚮和限制,只知在買進與賣出間追逐價差,而忘了買賣股票原本只是轉移股權,持有股權原本是做為股東的權益則來自於企業營運所獲的利潤.

投資管理跟事業經營沒有二樣 . 每當晚上睡覺前 , 想著我們的公司 7-11  24小時喊著歡迎光臨 / TSMC 三班制日夜認真工作 , 感恩的心情你們是很難體會的 . 是的 , 公司賺不賺錢最重要 . 至於股票市場每天的股票報價遊戲 , 實在一點也不是重點 . 我們看重的是公司的真實價值 , 不是公司的股票價格 . 前者代表多少血淚汗流 ; 後者只是板上口水符號而已 .

Concept_13: Holding Company 握股公司

巴菲特1987年波克夏年報 :

我們不認為收購一家企業並擁有主控權,與只買進這家公司部份的有價證卷兩者之間有何本質上的差異.在每一個投資個案中,我們都盡量買進具有長期優良經濟特質的企業.我們的目雕是找尋[價格合理的優良企業],而不是[價錢便宜的普通企業].沒有雞蛋是做不成蛋糕的,我們沒有辦法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個案研討 : 握股公司的重要性 ?

原則上 , 握股公司最大的優點就是 : 有助於作到[專業的投資管理] , 形成政府鼓吹的[機構法人投資] . 台灣投資市場(股市or債市)自然人(散戶)太多了 , 約佔 80% 比率 , 跟歐美先進國家正好相反 , 它們是法人(機構)投資佔 80% . 以歐美國家實例可以看出 , 法人投資比較專業及穩定 , 對市場會有很大的幫助 . 它們比較不會像散戶殺進殺出的 .

所以 , 政府會在政策上/法律上(稅法) , 大力支持法人投資 . 鼓勵原自然人聚集成公司法人(專業投資公司) , 聘請投管專家協助投資計劃的推動( Investment's Plan - Do - See ) . 台灣於 2001.08 月份 , 政府也大幅修定專業投資公司(即握股公司)成立法令 , 只要是[股份有限公司](必需發行股票) , 可以握股or控股形態從事轉投資業務 , 不受早先為預防以前類似鴻源吸金型投資公司的總總限制 . 法人投資(握股公司)如果是[長期真正投資] , 不是像散戶一樣走短線 , 在節稅 / 省稅 避稅上 , 有很大的優惠 .

歐洲國家像德國 , 法人投資持有有價證卷三到五年 , 幾乎是免各種利得稅 . 政府真正鼓勵法人長期投資 .

Concept_14: Mr. Market 市場先生

巴菲特1987年波克夏年報 :

加入股市投資的人,應該想像有一位沒甚麼主見的事業夥伴,他每天都會向你提出報價,情緒起伏很大.投資人一定要獨立自主,不受市場先生瘋狂人格影響.市場先生可以為你提供服務,但不是引導你,他有錢但不一定有智慧.

巴菲特經常舉其老師葛拉罕的[市場先生]觀念,說明資本市場是個情緒不很穩定的[事業合夥人](Partnership).如果企業獲利成長前景看好,市場先生急著要買下您所有的事業股權;反之,處於不景氣狀況的經營環境,它確忙著想把其股權賣給您不管是任何價位.巴菲特說:市場先生顯然是理性投資人的好朋友,但絕不是位很好老師.跟隨市場先先的智慧做投資決策,那麼後果將會非常糟糕.資本市場是根據市場的[][]法則運作的,很多時候受到當時的[金融圈]對特定公司(Company)/特定產業(Field)/特定經濟環境的市場評價(Market Appraisal )所左右,但是這類市場評價不一定跟真實的企業評價(Business Valuation)一致,導至整個市場處於無效率或不均衡的狀態.

股票市場是狂熱與抑鬱交替發作的場所,有的時候它對未來的期望感到興奮,而在其他時候,又顯出不合理的沮喪.這樣的市場行為創造出投資機會,特別是傑出企業的股價跌到不合理的低價時.股票市場並不是投資顧問,它存在只是為了幫助買進或賣出股票吧了.

2000_05 波克夏()公司籌備至今 , 台灣股票市場情緒不穩定的特性展露無疑 . 記得年初大多數投資人看好 12,000 – 15,000 , 年底變成指數至少跌到 2,000 – 3,000 . 很多優良公司營收都正常 , 股價卻一再腰斬 . 讓我們這麼想這個問題吧 ! 我們開了一家公司 , 有個神經質的大股東叫做 M 先生 , 每天很關心營業狀況 . 如果M先生看到公司生意興隆 , 他就跑來跟你講 , 他願意買下你的股權 , 只要你開個價 , 他恨不得這家公司是他一個人獨資 . 如果M先生注意到公司生意沒那麼好 , 他心裡就慌起來 , 急著打電話給你 , 想把他的股份賣給你 . M先生很可愛 , 不管你喜不喜歡 , 他天天開個價格 , 有時想買有時想賣 . 公司經營看好時 , 他充滿信心 , 想高價收購股權 ; 公司面對困難時 , 他心灰意冷 , 任何價錢都可以 , 只想賣掉股權收回現金 . M 先生的智慧顯然不是很高 , 你大可利用他的可愛 , 便宜買下他的股權 . 千萬別隨著 M先生的情緒起伏 , 影響公司真正的經營 .

Concept_15: Price vs. Value 價格與價值

巴菲特強調成功投資的重要因素,決定在企業的實質價值(內在價值),和支付一個合理划算的交易價格,他不在意最近或未來一般股市將會如何運作.

股票市場總是上下波動著 , 投機客盯著股票價格(Price) ; 投資人看重的是股票價值(Value) . 一般投資顧問業 , 著重於[預測模式](Forecasting) , 我們著重於[評估模式](Facts) . 前者是揣測後者是事實 , 以揣測為基礎就是不理性決策 , 以事實為基礎才是理性決策 .

個案研討 : 如何評估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 ?

投資管理有門很重要的學問叫:企業評價(Business Valuation),這門研救所三個學分的課程就是教授投資人如何評估一家公司的價值.投管的宗師巴菲特曾說:如果你不知道一家公司大約值多少錢,絕對不要投資該公司.這句話可以說是整個投資管理的最核心的精髓,也是投資管理之所以是個專業的重要理由.值得投資的公司或許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在投資的時候該公司到底值多少錢?應該以甚麼價格買進該公司才是投資勝負的關鍵.投管實務有句名言,以好價錢買進的公司必能以好價錢賣出.

不是所有的好公司都值得投資,理由是:付出太大代價取得的公司,資本回收將遙遙無期.TSMC台積電是台灣很好的公司,$200買進跟以$40買進,其中的資金成本差異實在太大了.

企業評價能評估出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就能知道這公司值不值得投資?應該以何種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ly)取得該公司的股權(Share Holder)?不知道甚麼公司值得投資?也不知道該公司應該值多少錢?那麼就沒有辦法擬定[投資計劃],當然也沒辦法形成[投資組合配置](Porfolio Allocation).

投資人如果知道他()買進的有價證卷(股票或公司債)就跟買進一整家公司的部份治理權沒有兩樣,()們就能體[企業評價]的重要性及專業價值.試想您要買下隔街的一家咖啡店,當然是以評估該店值多少錢為投資的基礎功課.只可惜國內很多在股市殺進殺出的散戶,不知道他們是在賭博或投機不是在投資.